查看原文
其他

会议快报 | 第二届英语教学与测评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一)

外研测评 2022-04-24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4月20日,第二届英语教学与测评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本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举办,以“教、学与测评:创新与影响”为主题,围绕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应用、教师评价素养与专业发展、课堂评价、诊断测评、英语教学创新与评价、英语考试改革与实践等议题展开,以开放、互动与实践为特色,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和讨论教学与测评融合发展的最新理念、实践与研究成果。会议内容包括会前工作坊、主旨发言、专题研讨、专题点评以及大会研讨。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研发中心总监宋微微主持了开幕式。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郭乙瑶教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常小玲副总编辑,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武尊民教授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上海交通大学金艳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邹申教授,北京教科院陈新忠老师、西南大学黄菊副教授、石家庄市教科所周红老师、唐山市教育局教研室田民老师,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顾永琦教授,英国布里斯托大学余国兴教授,宁波诺丁汉大学金立贤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孙迎晖教授、林敦来副教授,教育部考试中心外语考试命题处乔辉副处长,北京师范大学罗少茜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朱晓燕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师、教研员及其他英语教育从业者等近400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发言专家合影



开幕式

开幕式伊始,郭乙瑶副院长在致辞中强调,在《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出台的重要时刻,“第二届英语教学与测评学术研讨会”的举办恰逢其时。在这样一个英语教学与评价改革迈向体系化、科学化的时期,以“教、学和测评:创新与影响”为主题,召开学术研讨会具有重大意义。如何在教学与评价实践中使用这些标准?如何打造与这些体系相适应的教师团队?如何更好地发挥测评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北京师范大学愿意同外研社一起,尽最大努力推进教学与测评的研究与实践向纵深发展,为我国英语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更有力的支持。

郭乙瑶副院长


常小玲副总编辑在致辞中强调了测评与教学的密切关系。外研社一直将测评视为图书出版、数字出版、教师培训、教育服务中的重要一环。在武尊民教授与金艳教授的带领下,外研社正持续推进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诊断性测评与教学模式改进”项目,并通过研究基金等方式鼓励教师基于项目开展研究,进一步指导教学。期待本次会议的召开能促进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之间的沟通,为参会人打开新的视角,带来新的启发,并在未来教学与研究中,促成新的行动;同时推动产学研结合的专业化发展平台的搭建,推动教、学、评、研深度融合,更有力地推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外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常小玲副总编辑


大会主席武尊民教授介绍了此次研讨会的议程与意义以及“中国基础教育外语测评研究基金”这一年的工作成果和意义。自基金成立以来,团队陆续研制了诊断测评工具和课堂评价工具,推动在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师评价素养的行动研究,形成“高校教师带一线教师”、“教研员带一线教师”等团队协同模式,营造了“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协同交流平台。武尊民教授鼓励在场教师积极申报“中国基础教育外语测评研究基金”项目的第二期课题,为国家外语人才培养和选拔、外语教育的不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大会主席武尊民教授



主旨发言

外语教师评价素养发展:理论框架和路径探索

金艳教授对语言评价素养的研究背景及现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厘清了语言评价素养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构建我国外语教师评价素养的理论框架。她还梳理了语言评价素养发展的模式,以写作自动评分的评价素养研究、语言评价培训的有效性研究等为例,提出我国的评价素养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今后的研究中不仅要与国际接轨,更要突出我们教育环境的特点,探索适合我国外语教育特点的教师评价素养发展路径。

金艳教授


初探《量表》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与测评中的应用

邹申教授首先介绍了2018年发布的两大“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国标”)和《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简称“量表”)及量表在国标使用中的作用。随后详细说明了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写作能力分项表”的参数框架、描述语结构特征、研制过程,深入探讨了写作能力分项表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与测评中的应用前景及可能碰到的挑战。最后,邹申教授引用了North的一句话:Nor is the CEFR a panacea,提出“量表”不是万能的,不能“包治百病”,建议在探索写作能力分项表应用价值的过程中要做到对接英语专业国标和教学大纲,兼顾英语专业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

邹申教授


基于标准的英语学业质量分析与反馈

武尊民教授以《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为切入点,讲解了标准是什么、不同标准的作用、基于标准的测试是什么三大要点,并从测试目标、题型选择和效度保障三个方面讲解了如何设计基于标准的测试。最后,武老师以SAAE和UDig为例,分析了解读测试结果的方法。她强调,分数解读和报告与测试目标紧密相关,通过分析数据可以了解不同能力水平学生表现,同时,分析影响学业成绩的因素也同样重要。

武尊民教授


专题研讨

诊断性测评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中国基础教育外语测评研究基金”的成立激励了一批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开展诊断性测评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相关实践和研究。陈新忠老师带领黄菊副教授、周红老师和田民老师通过“中国基础教育外语测评研究基金”一期课题中的3个项目实践案例展示了课题的实施模式和初步成果。

陈新忠老师从一线教学现有问题入手,谈到诊断性评价的目的和作用、诊断性测试在高中教学中的实践以及研究。他指出语言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策略、记忆、认知、情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制约。语言学习的不足绝不是由单一原因造成的。诊断语言问题的目的是解决“知道学生学了什么”、诊断学习策略解决“知道学生怎么学”,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差异教学、促学性教学。

陈新忠老师


黄菊副教授通过课题“从诊断性测评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行动研究案例看教师测评素养的发展”,探索了诊断性测评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教学策略和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等的学习策略调整,致力于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和教师自身写作教学的提升。她分享了如何通过优诊学系统的即时反馈,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目标,制定行动研究计划,从而提升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和测评素养。

黄菊副教授


基于优诊学在线诊学系统的反馈数据,周红老师及其团队通过构建 “诊—教—学”(Diagnosing-Teaching-Learning,DTL)模式,有效改善高中英语词汇、语法教学。教师通过行动研究,制定计划、实施教学、反思提升,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他们关注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有声思维追踪等方法,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策略,实现了教师、学生的共同进步。

周红老师


田民老师分享了他在“诊断性测评用于高中英语词汇教与学的研究”课题中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经验。教师共同体的建立满足了课题组成员提高专业水平、接受课题相关培训和小组成员之间及各组之间相互交流的需求,有效地支撑了课题研究的实施,提升了课题组成员的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起到了很好的辐射作用。田民老师运用优诊学系统和自己尝试开发的测评小工具,在诊断性测评视角下积极探索了不同词汇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为在场教师提供了共同发展的全新思路。

田民老师


专题点评

Researching Classroom-based Formative Assessment: From Design to Analysis

顾永琦教授和余国兴教授针对“如何研究课堂形成性评估”进行了专题探讨。

余国兴教授梳理了课堂形成性评估的基本特征和方法,并通过课堂实例阐述了形成性评估反馈的特点及其作用。他强调,教师的教学行为很多时候都是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形成性评价行为,鼓励教师加强形成性评价意识和相关研究。

余国兴教授


顾永琦教授首先对研究进行了分类,接着从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两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做研究。他以“中国基础教育外语测评研究基金”首期为例,对课题中的研究问题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同时通过大量实例,针对不同研究问题,梳理可收集的数据类型。最后以课堂实录为出发点,分析和点评了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评价的应用。

顾永琦教授


两位教授还邀请老师全程参与讨论,老师们踊跃发言,现场气氛热烈。Questioning is an art of teaching。



会前工作坊

为指导老师们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本次大会特别邀请罗少茜教授和朱晓燕教授主持了两场会前工作坊。

课堂评价实践——英语阅读和写作档案袋

罗少茜教授针对英语阅读及写作课上档案袋的使用,分享了自己指导学生所做的阅读和写作档案袋。罗老师将参会老师分为八组,带领每组老师根据自己所教课程设计一份学习档案袋,从目录、内容选择、评价等方面进行实际操作训练。讨论结束后小组派代表分享,其他组参会老师给予评价,并提出自己的疑问,所有参会老师共同探讨,反响热烈。

罗少茜教授


提升英语教师测评素养——手段与方法

朱晓燕教授从一线英语教师测评素养现状谈起,从实际教学角度出发,结合了中学课堂教学案例,与教师互动讨论,理清了测试与评价的观念层面和操作层面上的误区。此外后,她还向教师们介绍了新的测评手段,并针对中小学英语实际教学特点,介绍了有效的教学与测评工具——优诊学平台,用以评估学生的语言学习进展和调整教学效果,指导学生自我评估和教师课堂评估。

朱晓燕教授


此次会前工作坊着眼于教学实际,从教学需求出发,两位专家通过厘清概念、分享实例、小组讨论、共同合作的形式让现场的每一位老师深度学习、深度参与,深度实操。参加工作坊的学员踊跃参与现场互动,积极展示小组成果,纷纷表示不虚此行,希望明年继续参加!


今日总结

 “发展测评、助力教学”是“英语教学与测评学术研讨会”的宗旨和使命。大会第一天的内容涉及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建设与应用、教师评价素养理论框架的构建、诊断测评的研究与实践、基于标准的英语学业质量分析与反馈。大会还邀请到了一直为教学与测评建桥筑路的专家学者、教研员和一线教师们,分享实践案例、现场互动交流。结束了第一天的议程后,与会者仍绕围绕在专家周围,讨论问题、交流看法,久久不愿离去。

期待明天精彩继续......


掌握一手测评讯息

学习最新测评手段

长按关注外研测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